踢門、扒門、撞門……這些危險行為,你乘坐電梯會做嗎?參與調查的市民,就有16%的調查對象表示偶爾有過這些危險行為。甚至還有2.5%的調查對象表示,在乘坐電梯時經常會做這些行為。相比較下,抽煙、在電梯內蹦蹦跳跳的,這樣的行為更為常見。四分之三的被調查對象表示,經??吹?。
在生活中,許多人在使用電梯時常常違規操作:
反復按開關門按鈕、電梯超時開門等人、運送裝修垃圾、扔雜物,或搬運家具、建材等重物時撞擊到電梯、超載時強行擠入、按遍所有樓層按鈕……其實這些都是危險的“闖紅燈”行為。
市特檢所技術人員提醒大家:
扒門等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動作,會導致電梯驟停,發生故障,導致人身傷害,屬于絕對不能做的行為。電梯轎廂內抽煙、蹦跳等行為,違反電梯安全規則的行為,容易產生安全隱患。此外,還有電動車或自行車進入電梯轎廂或撞擊電梯門,也有一定危害。
被困轎廂會缺氧?實為心理暗示
在電梯困人事件中,不少被救出來的乘客均表示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。有傳言說,這是由于被困時間長了,電梯里含氧量下降導致的。
“每臺電梯出廠前都設有通風孔,即使通風機不工作,轎廂和外部的空氣也是連通的,氧氣量肯定夠,不會出現缺氧情況?!蔽錆h市特檢所檢驗三部副部長、工程師肖磊介紹,被困人員出現心跳加快、呼吸困難現象,是由恐懼、高度緊張等因素引發的。
即使在極端條件下,電梯里的氧氣濃度一般都會維持在20%以上,和正常室外空氣含氧量相當。
電梯失控下行實為復位
很多人擔心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“停機”、失控下墜、突然下墜,但事實上,雖然“電梯下墜”是經常遇到的一種故障,但電梯并不是真的下墜了。
“這種情況的專業術語叫‘滑梯’,當電梯在運行過程中檢測到某個系統出現故障時,它會以檢修速度(國家規定不超過0.63米/秒)到基站位置復位,其實和電腦重啟的原理一樣?!蔽錆h市特檢所高級工程師李平介紹,平層感應器有誤、電壓不穩、門鎖突然斷開又立即閉合(如乘客劇烈跳動)等情況均會造成“滑梯”。不同價位、不同性能電梯的基站位置也會有一些不同,大部分電梯的基站位置在底層,一些技術比較先進的電梯可能會就近“剎車”。
據了解,“電梯下墜”一般有兩種情況:一是電梯運行過程中急停,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因為運行過程中安全回路或者門鎖回路斷開,造成電梯停止。二是電梯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并自動回到基站復位,被大部分人誤解的“電梯掉下來”。
遇到“滑梯”怎么辦呢?待電梯停穩后按開門按鈕即可
鋼索全斷極速墜落有4道“護身符”
“從電梯誕生至今,全球無一例因電梯鋼絲繩斷裂而引發相關事故?!蔽錆h市特檢所技術部部長陳崢介紹,電梯曳引系統由多根鋼索組成,一根鋼索由多股組成,一股由多絲組成,安全系數以所有鋼索的總破斷負荷計算。每臺電梯具備多條鋼絲繩,相互之間為獨立懸掛。
即使所有鋼絲繩斷裂,電梯還有獨立的超速保護裝置——限速器。
當電梯轎廂運行速度超過設定值時,限速器就會啟動,限制電梯下行。
如果限速器也壞了,速度沒有得到控制,電梯還會觸發第三套保護裝置——安全鉗,以機械形式強制將轎廂制停在導軌上。
萬一上述3種保護措施都失效,還有一道“護身符”——位于電梯底坑的緩沖器,它會將慣性力、沖擊力進行“卸載”。